10種復雜電路分析方法
發布時間:2022-12-13
電路問題計算的先決條件是正確識別電路,搞清楚各部分之間的連接關系。對較復雜的電路應先將原電路簡化為等效電路,以便分析和計算。識別電路的方法很多,
深圳線路板廠家現結合具體實例介紹十種電路分析方法。
01特征識別法
串并聯電路的特征是:串聯電路中電流不分叉,各點電勢逐次降低,并聯電路中電流分叉,各支路兩端分別是等電勢,兩端之間等電壓。根據串并聯電路的特征識別電路是簡化電路的一種基本的方法。
02伸縮翻轉法
在實驗室接電路時常常可以這樣操作,無阻導線可以延長或縮短,也可以翻過來轉過去,或將一支路翻到別處,翻轉時支路的兩端保持不動;導線也可以從其所在節點上沿其它導線滑動,但不能越過元件。這樣就提供了簡化電路的一種方法,我們把這種方法稱為伸縮翻轉法。
03電流走向法
電流是分析電路的核心。從電源正極出發(無源電路可假設電流由一端流入另一端流出)順著電流的走向,經各電阻繞外電路巡行一周至電源的負極,凡是電流無分叉地依次流過的電阻均為串聯,凡是電流有分叉地分別流過的電阻均為并聯。
04等電勢法
在較復雜的電路中往往能找到電勢相等的點,把所有電勢相等的點歸結為一點,或畫在一條線段上。當兩等勢點之間有非電源元件時,可將之去掉不考慮;當某條支路既無電源又無電流時,可取消這一支路。我們將這種簡比電路的方法稱為等電勢法。
05支路節點法
節點就是電路中幾條支路的匯合點。所謂支路節點法就是將各節點編號(約定:電源正極為第 1 節點,從電源正極到負極,按先后次序經過的節點分別為 1、2、3……),從第 1 節點開始的支路,向電源負極畫。可能有多條支路(規定:不同支路不能重復通過同一電阻)能達到電源負極,畫的原則是先畫節點數少的支路,再畫節點數多的支路。然后照此原則,畫出第 2 節點開始的支路。余次類推,后將剩余的電阻按其兩端的位置補畫出來。
06幾何變形法
幾何變形法就是根據電路中的導線可以任意伸長、縮短、旋轉或平移等特點,將給定的電路進行幾何變形,進一步確定電路元件的連接關系,畫出等效電路圖。
07撤去電阻法
根據串并聯電路特點知,在串聯電路中,撤去任何一個電阻,其它電阻無電流通過,則這些電阻是串聯連接;在并聯電路中,撤去任何一個電阻,其它電阻仍有電流通過,則這些電阻是并聯連接。
08獨立支路法
讓電流從電源正極流出,在不重復經過同一元件的原則下,看其中有幾條路流回電源的負極,則有幾條獨立支路。未包含在獨立支路內的剩余電阻按其兩端的位置補上。應用這種方法時,選取獨立支路要將導線包含進去。
09節點跨接法
將已知電路中各節點編號,按電勢由高到低的順序依次用 1、2、3……數碼標出來(接于電源正極的節點電勢高,接于電源負極的節點電勢低,等電勢的節點用同一數碼,并合并為一點)。然后按電勢的高低將各節點重新排布,再將各元件跨接到相對應的兩節點之間,即可畫出等效電路。
10電表摘補法
若復雜的電路接有電表,在不計電流表 A 和電壓表V的內阻影響時,由于電流表內阻為零,可摘去用一根無阻導線代替;由于電壓表內阻極大,可摘去視為開路。用上述方法畫出等效電搞清連接關系后,再把電表補到電路對應的位置上。